形态描述
雄性:头顶侧扁,狭于触角第1节,与颜顶角不相接触,背面具沟;复眼卵圆形,突出;触角细而柔软。前胸背板后缘宽圆;缺侧隆线;侧片之长大于高,后缘肩凹不明显。前翅不到达后足股节端部,端缘狭圆;Rs脉从R脉中部之后分出,通常具3根分枝;Rs脉和M脉之间具1根横脉相连接;左前翅发音部三角形突出。后翅明显短于前翅。前、中足胫节背面除端距外缺背距。后足股节膝叶具两个微小的刺;后足胫节背面内缘具19~21个刺,外缘具11~12个刺。腹部末节背板后缘中央浅凹;肛上板基部较狭,向端部渐扩宽,后缘内凹;尾须长而粗壮,内弯,圆柱形,端部具1锐齿;下生殖板狭长,端部2/3开裂,裂叶端部渐尖和向外弯。
雌性:前翅到达或稍微超过后足股节端部;后足胫节背面内缘具21~2 3个刺,外缘具14~18个刺。肛上板长方形,后缘宽圆;尾须较短,圆锥形;下生殖板短,钝三角形;产卵瓣弯镰形,背缘和腹缘具细的钝齿。体绿色。复眼褐色,触角腹面稍暗;前翅具极不明显的暗点,雄性发音部带褐色。
体长 ♂ 16.0mm,♀ 21.0~22.0mm;前胸背板长 ♂ 4.0mm,♀ 4.0~4.5mm;前翅长 ♂ 20.0 mm,♀ 23.0~25.0mm;后足股节长 ♂ 22.0mm,♀ 20.0~22.0mm;产卵瓣长 7.0mm。
正模 ♂,配模 ♀,湖北神农架红花坪,1700m,1983-Ⅷ-15~16,金根桃、刘祖尧采(正模与配模保存在中国科学院上海昆虫所);副模2♀♀,四川巫山梨子坪,1850m, 1994-Ⅸ-21~22,李法圣、陈军采(模式标本保存在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)。
雌性:前翅到达或稍微超过后足股节端部;后足胫节背面内缘具21~2 3个刺,外缘具14~18个刺。肛上板长方形,后缘宽圆;尾须较短,圆锥形;下生殖板短,钝三角形;产卵瓣弯镰形,背缘和腹缘具细的钝齿。体绿色。复眼褐色,触角腹面稍暗;前翅具极不明显的暗点,雄性发音部带褐色。
体长 ♂ 16.0mm,♀ 21.0~22.0mm;前胸背板长 ♂ 4.0mm,♀ 4.0~4.5mm;前翅长 ♂ 20.0 mm,♀ 23.0~25.0mm;后足股节长 ♂ 22.0mm,♀ 20.0~22.0mm;产卵瓣长 7.0mm。
正模 ♂,配模 ♀,湖北神农架红花坪,1700m,1983-Ⅷ-15~16,金根桃、刘祖尧采(正模与配模保存在中国科学院上海昆虫所);副模2♀♀,四川巫山梨子坪,1850m, 1994-Ⅸ-21~22,李法圣、陈军采(模式标本保存在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)。